技术文章
更新时间:2025-09-05
点击次数:136
在线氢氧化钠浓度检测仪的工作原理基于氢氧化钠(NaOH)溶液的物理或化学特性与浓度的定量关系,通过传感器实时捕捉这些特性变化,再经信号处理换算为浓度值,实现连续、自动化监测。其核心原理可分为折光法、电导率法两大类,具体如下:
一、核心原理:基于溶液物理特性的定量检测
1. 折光法
原理基础:氢氧化钠溶液的折射率随浓度升高而线性增大(浓度越高,溶液中分子密度越大,光线折射角度变化越显著)。通过测量溶液的折射率,可反推其浓度。
工作流程:
检测单元:传感器内置光源(通常为 LED 单色光)和折射棱镜。光线以固定角度射入棱镜与溶液的接触面,部分光线发生折射进入溶液,部分发生反射。
信号捕捉:光电探测器接收反射光强度,当溶液浓度变化时,折射率改变,临界折射角随之变化,反射光强度也会相应变化(符合斯涅尔定律)。
数据换算:仪器内置校准曲线(通过已知浓度的 NaOH 溶液预先标定),将反射光强度信号转换为浓度值。
关键技术:集成温度补偿模块(温度每变化 1℃,折射率会有微小波动),通过实时测量溶液温度,对折射率数据进行修正,确保精度(误差通常≤±0.1%)。
适用场景:清洁的 NaOH 溶液(如氯碱工业电解液、食品级液碱),无悬浮颗粒或色度干扰,响应速度快(毫秒级)。
2. 电导率法(适合中低浓度,需避免高浊度)
原理基础:氢氧化钠是强电解质,溶于水后解离为 Na⁺和 OH⁻,溶液电导率随离子浓度升高而增大(中低浓度范围内呈近似线性关系)。通过测量电导率可间接计算浓度。
工作流程:
检测单元:传感器含一对电极(通常为铂金或钛合金,抗腐蚀),电极间施加恒定交流电(避免电解反应干扰)。
电导率测量: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仪器测量电极间的电阻(电导率 = 1 / 电阻 × 电极常数),电流大小与离子浓度正相关。
信号修正:
温度补偿:电导率受温度影响显著(温度升高,离子运动加快,电导率偏大),仪器通过温度传感器实时采集温度,利用公式(如每升高 1℃,电导率修正 + 2%)校准。
非线性修正:高浓度(如>30%)时,离子间相互作用增强,电导率与浓度的线性关系被打破,仪器通过预设的校准曲线(分段拟合)修正偏差。
适用场景:中低浓度 NaOH 溶液(如废水处理的中和液、纺织厂煮练碱液),需避免高浊度或含大量杂质(防止电极污染)。
二、在线检测系统的核心组成
无论基于哪种原理,在线检测仪均需配套以下模块,确保连续稳定运行:
传感器单元:直接接触或非接触(如折光法棱镜)测量溶液特性(折射率、电导率等);
温度补偿模块:内置温度传感器,实时修正温度对测量值的影响;
信号处理单元:将传感器的物理信号(光强度、电阻)转换为电信号,经放大、滤波后,通过微处理器按校准曲线换算为浓度值;
数据输出单元:实时显示浓度数据,支持 4-20mA 电流信号或 RS485 通讯,可接入 PLC、SCADA 等控制系统,实现超标报警或自动加药联动。
三、核心优势:在线检测的 “实时性" 保障
与实验室离线检测相比,上海玄天SJT-6000A型在线氢氧化钠浓度检测仪通过传感器直接嵌入管道/反应釜,无需人工取样,可实时捕捉浓度波动(如电解槽中NaOH浓度从30%升至33%的瞬间变化),并通过补偿机制和自动化校准(如定时用标准液校准)维持长期精度,为工业生产的工艺调控、环保达标提供即时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