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
工业在线氯离子检测仪是用于连续、实时监测工业过程(如循环冷却水、工业废水、化工反应液等)中氯离子浓度的分析设备,其工作原理主要基于离子选择电极法、比色法(分光光度法) 等,核心是通过特定的物理或化学作用将氯离子浓度转化为可测量的电信号或光信号,再经处理后输出浓度结果。
一、主流工作原理:离子选择电极法(ISE 法)
这是工业在线检测中常用的方法,具有响应速度快、操作简单、适合连续监测的特点。
1,核心组件
氯离子选择电极(指示电极):电极膜由对氯离子具有特异性响应的材料(如 AgCl-Ag₂S 晶体膜)制成,当接触含氯离子的溶液时,膜内外的氯离子会产生浓度差,形成稳定的电位差(膜电位)。
参比电极:提供一个稳定的基准电位(如饱和甘汞电极或银 - 氯化银参比电极),其电位不受溶液中氯离子浓度影响。
测量电路:用于检测指示电极与参比电极之间的电位差。
2,原理过程
当电极浸入待测溶液时,氯离子选择电极的膜电位与溶液中氯离子活度(浓度)的对数成线性关系,符合能斯特方程,指示电极与参比电极的电位差(即电池电动势)仅与氯离子浓度相关,通过测量该电动势,即可根据能斯特方程反推出氯离子浓度。
3,在线监测流程
待测溶液经预处理(过滤去除杂质、调节温度 /pH 等)后进入检测池,与氯离子选择电极和参比电极接触,电极产生的电位信号经放大器转化为电信号,再由单片机或PLC 处理为浓度值,实时显示或传输至控制系统。
二、实验室原理:比色法(分光光度法)
适用于对精度要求较高、干扰较少的场景,原理基于化学反应的显色特性。
1,核心逻辑:
利用氯离子与特定显色剂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具有特征颜色的物质,通过测量该物质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强度(吸光度),间接计算氯离子浓度(符合朗伯 - 比尔定律)。
2,反应与检测过程:
常用显色剂为硝酸银(AgNO₃):氯离子(Cl⁻)与 Ag⁺反应生成白色 AgCl 沉淀,溶液浊度随氯离子浓度增加而升高;或通过加入指示剂(如铬酸钾),使过量 Ag⁺与指示剂反应生成有色物质(如砖红色 Ag₂CrO₄),终点时的颜色变化与氯离子浓度相关。
仪器通过光源(如 LED)发出特定波长的光,穿过反应后的溶液,检测器测量透射光强度,根据 “吸光度与氯离子浓度成正比" 的关系(朗伯 - 比尔定律)计算浓度。
三、在线检测的共同流程
无论基于哪种原理,工业在线氯离子检测仪的整体流程大致相同:
检测反应:样品进入检测单元,与电极或显色剂作用,产生电信号或光信号;
信号处理:将原始信号(电位、吸光度)通过电路放大、A/D 转换,结合校准曲线(预先用标准溶液标定)计算氯离子浓度;
结果输出:实时显示浓度值,或通过 4-20mA、RS485 等接口传输至控制系统,实现超标报警或自动调控(如加药调节)。
总结
工业在线氯离子检测仪的核心是通过特异性识别氯离子(电极的选择性响应或显色剂的专一反应),将浓度信息转化为可量化的信号,最终实现连续、实时的浓度监测,其原理选择需结合应用场景(如干扰程度、精度要求、响应速度)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