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16697806
TECHNICAL ARTICLES

技术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技术文章离子选择电极法ISE在线氟化物检测仪的工作原理介绍

离子选择电极法ISE在线氟化物检测仪的工作原理介绍

更新时间:2025-07-21点击次数:127

离子选择电极法(ISE)在线氟化物检测仪的工作原理基于电化学传感器对特定氟离子的选择性响应,核心是通过测量电极电位差来间接计算水样中氟离子(F⁻)的浓度,具体过程如下:

1. 核心电极组成

仪器的测量系统由两支关键电极组成:


  • 氟离子选择电极(指示电极):其敏感膜通常由氟化镧(LaF₃)单晶膜制成,膜内含有固定浓度的氟离子。该膜对氟离子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仅允许 F⁻通过并产生选择性响应,而对其他离子(如 Cl⁻、SO₄²⁻等)基本无响应。

  • 参比电极:通常为甘汞电极或银 - 氯化银电极,其电位稳定且已知,作为基准电位,用于衡量指示电极的电位变化。


2. 电位差的产生

当两支电极共同浸入待测水样时,氟离子选择电极的敏感膜(LaF₃)与水样界面会发生离子交换:膜内的氟离子与水样中的氟离子因浓度差产生扩散,最终在膜两侧形成稳定的相界电位(膜电位)。同时,参比电极提供一个稳定不变的基准电位。此时,两支电极之间会形成一个可测量的电位差(电动势),该电位差仅与水样中氟离子的活度(近似于浓度,稀溶液中活度≈浓度)相关。


3. 能斯特方程的应用

电极间的电位差遵循能斯特方程,在 25℃时,电位差 E 与氟离子活度的对数呈线性关系。通过预先用已知浓度的氟化物标准溶液校准(建立“电位-浓度"校准曲线),即可通过测量未知水样的电位差,反推出氟离子浓度。


4. 干扰处理:TISAB的关键作用

水样中存在的干扰因素(如 pH 值、离子强度、其他金属离子)会影响测量准确性,因此需通过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剂(TISAB) 预处理:


  • 控制pH:氟离子选择电极在 pH 5~8时响应比较稳定,TISAB(通常含乙酸 - 乙酸钠缓冲对)可将水样pH稳定在此范围,避免OH⁻(高 pH 时)与LaF₃膜反应释放F⁻干扰测量。

  • 稳定离子强度:TISAB中含高浓度惰性电解质(如 NaCl),使水样离子强度恒定,消除因离子强度差异导致的活度-浓度偏差。

  • 掩蔽干扰离子:TISAB中加入柠檬酸钠等掩蔽剂,可与水样中 Al³⁺、Fe³⁺等金属离子络合(它们会与 F⁻形成稳定络合物,降低游离 F⁻浓度),避免其对测量的干扰。


5. 在线监测流程

在线氟化物检测仪通过自动化系统实现连续监测,核心步骤包括:


  • 自动取样:水样通过管路进入仪器,经过滤去除颗粒物(避免堵塞电极)。

  • 预处理:仪器自动向水样中加入定量TISAB,调节pH、离子强度并掩蔽干扰。

  • 电位测量:处理后的水样流入测量池,氟离子选择电极与参比电极在此形成稳定电位差,仪器实时采集电位信号。

  • 浓度计算:根据预先校准的 “电位 - 浓度" 曲线,将电位信号转换为氟离子浓度,通过显示屏实时显示,并可通过数据接口(如 4G、RS485)传输至控制系统。


综上所述,离子选择电极法ISE在线氟化物检测仪通过电极对氟离子的特异性响应、TISAB的干扰控制,结合能斯特方程和自动化流程,实现了对污水中氟离子浓度的实时、连续监测。

638872405420130093799.jpg


联系方式

021-51096281

(全国服务热线)

富民支路58号上海横泰经济开发区

18516697806@163.com

添加微信

Copyright © 2025上海玄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沪ICP备19017520号-3

技术支持:化工仪器网   管理登录   sitemap.xml

微信

联系
联系
顶部